百药之王——甘草
百药之王——甘草
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
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
甘肃太统-崆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分布
图片和视频来自网络
一、形态特征
甘草为多年生草本植物,根外皮褐色里面淡黄色,味甜,茎直立,多分枝,叶互生,呈椭圆形卵状,边缘或全缘微呈波状。总状花序腋生,蝶型花,花萼钟状,花冠紫色、白色或黄色。荚果弯曲呈镰刀状或呈环状,密集成球。花期5—7月,果期7-10月。在采集到新鲜的甘草时,如果将其根剥皮入口嚼之,立刻能感到甜味,因此称为“甘草”。
二、生长环境
甘草常生于海拔400~2700米的干旱沙地、河岸砂质地、山坡草地及盐渍化土壤中。土壤酸碱度以中性或微碱性为宜,在酸性土壤上生长欠佳。甘草还具有一定的耐盐性,但不能在重盐碱化的土壤上生长。甘草喜光,充足的光照条件是甘草正常生长的重要保障。抗旱、对温度的适应性强,但怕积水,适宜生长在土层深厚、排水良好、地下水位较低的砂质土壤,在干旱的荒漠地区也能形成单独的种群。
三、分布范围
甘草主要分布于中国黑龙江、吉林、辽宁、北京、河北、内蒙古、甘肃、新疆、青海、宁夏、陕西、山东、山西等地。
四、主要价值
甘草在中国历代本草书籍中均有记载,其不仅是良药,还有“百药之王”的美称,除了补脾益气、润肺止咳、清热解毒以及调和诸药等功效外,还可用于治疗咽喉肿痛、脾胃虚寒、消化性溃疡、中毒等。甘草的干根含有芳香物质,碾碎后加工可制成甘草膏,甘草茎的韧皮纤维可纺织麻袋、搓成绳索。
五、保护现状
鉴于甘草的经济价值高,又易于种植,依靠发达的科技力量从具有优良性状的野生甘草中筛选其优良性状,服务于育种和种植业,对提高农民经济收入和带动地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。为此,野生甘草不仅被我国列入《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》,而且也被列入《国家重点保护野生药材物种名录》中加以保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