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
>
1 2 3 4
您的位置:首 页 > 科普宣教 > 科普知识 》 正文

最大的鵟属猛禽——大鵟(kuáng)

发布时间:2023-05-24 11:53    阅读次数:
分享:

最大的属猛禽——大鵟(kuáng

Buteo hemilasius

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

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无危LC)物种

甘肃太统-崆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偶见种

图片1.png 

图片和视频来自网络

一、形态特征

体长57-71厘米,体重1320-2100克。它的体色变化较大,分暗型、淡型两种色型。暗型上体暗褐色,肩和翼上覆羽缘淡褐色,头和颈部羽色稍淡,翅暗褐色翅下飞羽基部白色,形成白斑下体淡棕色,具暗色羽干纹及横纹。淡型头顶、后颈几为纯白色,具暗色羽干纹背、肩、腹暗褐色,尾羽淡褐色,飞羽的斑纹与暗型的相似,但羽色较暗型为淡下体白色淡棕,胸侧、下腹及两胁具褐色斑。

的外形普通、毛脚等其他类很相似,但体形比它们都大,飞翔时棕黄色的翅膀下面具有白色的斑。

二、栖息环境

栖息于山地、山脚平原和草原等地区,也出现在高山林缘和开阔的山地草原与荒漠地带,垂直分布高度可以达到4000米以上的高原和山区。冬季也常出现在低山丘陵和山脚平原地带的农田、芦苇沼泽、村庄、甚至城市附近。

三、生活习性

平时白天活动性凶猛、也十分机警,休息时多栖息地上、岩石顶上或树森林突出物上。主要以啮齿动物,蛙、蜥蜴、野兔、蛇、黄鼠、鼠兔、旱獭、雉鸡、石鸡、昆虫等动物性食物为食。捕食方式主要通过在空中盘旋飞翔,或者站在地上和高处等待出现。通过锐利的眼睛观察和寻觅,一旦发现地面猎物,突然快速俯冲而下,用利爪抓捕。此外也栖息于树枝或电线杆上等高处等待猎物,当猎物出现在眼前时才突袭捕猎。

主要为留鸟,部分迁徙。春季多于三月末四月初到达繁殖地,秋季多在10月末至11月中旬离开繁殖地。在中国的繁殖种群主要为留鸟,部分迁往繁殖地南部越冬。

四、繁殖方式

繁殖期为5-7月份。通常营巢于悬岩峭壁上或树上,巢的附近大多有小的灌木掩护。巢呈盘状,可以多年利用,但每年都要对巢材进行补充,因此有的使用年限较为长久的巢,直径可达1米以上。大每窝产卵通常2-4枚,偶尔也有多至5枚的,卵的颜色为淡赭黄色,被有红褐色和鼠灰色的斑点。孵化期大约为30天。雏鸟属于晚成性,孵出后由亲鸟共同抚育大约45天,然后离巢飞翔,进行独自觅食的生活。

五、保护现状

分布相对广泛,种群数量稳定,常见于我国内蒙古、甘肃、四川、青海等地区的草原及其周边地带。主要以鼠类和鼠兔为食,在草原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。的存在能有效调节草原上啮齿类动物的种群数量。由于某些草原地区存在用药灭鼠的现象,其间接影响包括在内的猛禽的栖息与繁殖,为此我国将大列为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加以保护。